1太阳双子
星座关键词:善变、好奇、浮躁、灵巧
星座口号:不是好奇不变心
太阳在5月21日~6月21日之间来到双子座,这恰好是暮春与薄夏之间的交界。这个季节既拥有希望,又显得有些浮躁。这让在此时出生的人,既动作敏捷、灵巧聪明,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也好奇多变,稍显缺乏耐心。
传播是双子宿命
双子座天生好奇,渴望交流,喜欢沟通,对信息十分敏感。他们善于制造、传播和交流信息,时时刻刻都在警觉状态。他们是潮流的先驱者,同时也是当仁不让的八卦制造机。只有双子中人才能明白自己对信息的敏锐程度达到了什么境界。因为由水星主宰的双子预示着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快速的反应、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十二星座中唯有水瓶座能与其匹敌。所以双子们相当适合传媒界,科学创新等行业也会看到一大批双子大有作为,确实是天生所长嘛!
分裂是双子灵魂
双子星座是一对双生子的形象,所以在他们身上显然同时具备着两种力量,即正与邪的力量。所以双子们是天生的两面派,他们转换角色不需费心费力。中国有句老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的大约就是双子。双子们的分裂性格,有时候是自己也把握不住的。在不同的环境里他们能轻松转换自如,有时候颇给人以千面善变的印象。静电鱼认为双子的分裂是左右手般的分裂,两股力量几乎相当,只取决于当时的环境。环境如果是正面的,就会驱使双子越来越正面;而环境如果是负面的,双子就会很容易变坏。双子座本身固有的光暗结合的双重性,究竟显现出哪一面,最终要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影响。
多变是花心起因
双子本身是风相的气元素组合,加上又有着两个脑袋,可以说是十二星座中最不稳定的一个星座。即使看起来很沉静的双子,也有着非常活跃的内心。他们讨厌一成不变,喜欢不断变化,更喜欢尝试各种未知领域,故常给人花心的印象。其实这花心只是一种浅层表象。实际上真正的双子非常高傲,对爱情的要求更加崇高,更有着不懈追求真爱的动力。但是他们又是特别容易被周围气氛所迷惑的人,而且最要命的是他们特别勇于尝试新感情,无论什么类型的情感,他们都想试试。所以,他或她对着你乱放电了,他或她又跟谁拉手拍拖了……如此种种,其实只是他们自己都难以控制的多变情绪在起主导作用。你很难要求一个不稳定的东西一下子变得稳定,这样对他们而言也实在太闷,不符合他们无穷无尽的贪婪好奇心。但是一旦他们找到了自己所真正深爱的人,他们会显得异常专一。
张扬浮夸的个性
与多变和好奇相对应,双子们的个性基本上都是张扬而浮夸的。而究其根本,双子很多夸张的言论和行为竟然是为了自我保护。双子既好奇,又有点不安,他们极端自恋,有时不免喜欢自我吹嘘,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而他们也因此喜欢用夸张而幽默的行为来为自己涂上保护色,以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慌乱和敏感。双子女都非常有个性,喜欢打扮自己,追逐时尚潮流,天生有着都市丽人的影子。她们钟爱各种时尚事物并趋之若鹜,有些感觉好的,更往往能带领时尚。双子男也是一个注重时尚潮流并有自己独到品位的人。 无论男女双子,他们往往都多才多艺,什么都懂一点,但是却很难专精一项事物。他们的性格是蜻蜓点水的无所不包,虽然知之甚广,但所学不精。
太阳双子名人录
邓肯、韦恩、肯尼迪、玛丽莲·梦露、陈景润、惠特曼、萧红、莫文蔚等。
太阳双子典范样本:林徽因 出生日期:1904610
林徽因大约是双子座里最受人赞誉的一位。通常,我们对于美女的理解往往是这样:有漂亮脸蛋则没有深刻思想,有小资情调则没有豪情干云的胸中沟壑。
但是,林徽因却是一个奇迹。她生得极美,那副容貌放在任何一部言情小说中充当主角也不为过;她又有着极为渊博的才学,诗人的情怀、科学家的缜密、史学家的哲思……老天既许她美丽,又给她智慧;既让她罗曼蒂克,又使她缜密严谨。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林徽因有着很典型的双子性格:聪慧外向,反应机敏,心直口快,口齿伶俐,兴趣广泛。她天生具有都市人的气质,加上欧洲留学经历,在时尚方面也不肯让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她曾经举办“太太客厅”,成为当时著名的沙龙女主人。她消息灵通,交际广泛,而且又兼具别的女性所或缺的美慧,所以她的家里总是高朋满座,充满了高雅和浪漫的灵光。而她典型的双子性格也体现在她的可塑性上。从小就立志做建筑家的林徽因,因为邂逅了徐志摩,由此涉足文学创作,其勃发的激情居然使她迅速为世人所认可。如此多才多艺,也可见太阳双子座所蕴含的巨大潜能。也无怪世人羡慕妒忌她,别人要花几倍时间做好的事情,在林徽因,只是一瞬间。
这也正是聪明的双子比别人都更容易成功的地方。太阳双子座人的存在,让我们见识到什么叫做灵活敏捷与聪明取巧。他们现学现卖的功夫,无疑是十二星座中最高明的,而倘若能够沉下心来,潜心研究,所有的聪明才智必然会转化为更高层次的财富。
下面再来说说林徽因的爱情生活。美丽的才女自然也要有斑斓的爱情来配搭,林徽因的爱情显然也非同寻常。林徽因拥有很强的双子顽皮天性,她喜欢新鲜,爱好浪漫,期待着风花雪月,且双子个性浓重的她又有着一点点小小的叛逆。她与金岳霖的相知相惜,曾经让她哭泣;而她与徐志摩的一段爱情故事,至今仍在电视剧中连绵不绝地上演。不过这一切,却仍然没有改变她与梁思成令人称羡的半世姻缘,这又究竟是何缘故呢?我们将在下面的篇章里加以说明。
太阳双子结案陈词
性格优势:积极开朗的学习态度,喜欢不断拥有新知识,喜欢交流,掌握资讯新鲜快捷。
个性软肋:习惯现学现卖,不愿深入,浮躁,易改变,流于似是而非又肤浅的沟通模式。
成长方式:应努力落实心口合一的生活哲学,扩大与生俱来的传播与教学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满足无止境的学习兴趣。
2月亮双子
不得不承认,月亮双子们可塑性真的很强,不光善变,而且善于伪装。粗略看去,月双子个性千差万别,很难将他们划归为哪一类人。深入的了解他们之后,你就会发现在这些月双子身上还是能找到很多不易察觉的共性的。
曾经和很多占星朋友探讨过关于哪些最有占星天分的问题,总结下来发现:天蝎座长于直觉,双鱼座长于联想,双子座则长于解说。的确,月亮落在双子座的人,不一定话多,但常常妙语惊人,他们属于那种能用语言带动逻辑思考的群族。他们的妙语惊人,源于敏感,善于察言观色,而且月双子对于语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驾驭能力,在关键时刻用词拿捏的精当,恰到好处得让人吃惊。
月亮双子的求知欲都很强,观察敏锐,而且脑袋总是高速运转着,一刻不停的将感受到信息加工转化着,因此,倘若本命水星不良的话,他们也很容易沦为八卦新闻的制造者。另一方面,纷杂的信息还会导致他们迷茫而优柔寡断,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人有一块手表的时候,你问他时间,他可以马上回答你“现在是六点四十七分”;可如果他有一百一十块手表在身边时,他反倒说不清现在到底应该是几点了。月亮双子就好比是一个戴了一百一十块手表的人,脑袋里掺杂了太多真真假假的东西,有时候反倒迷茫得失去了判断力。
变动的月亮,再加上变动的双子,月亮双子想不情绪化也难。由于纷杂的信息被月亮双子四处吸附网罗而来,所以,他们自身比其他星座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月亮相位良好,他们可以将情感诉诸于理性的分析;否则,他们会变得忽冷忽热难以相处,令人无法接近。月亮在双子座代表内心情感的游移不定,他们的情绪往往不太稳定,神经质而且没有耐性,虽然这有时也会带来高智力及富想象力的一面。他们喜欢计划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一大堆事情,还会为了许多突发奇想和新奇决定而兴奋不已,但不久就没了下文。
脑筋动得太多太快对脑神经健康而言并非好事,不过月双子倒不至于像月亮在双鱼的人那样容易罹患忧郁症一类的精神疾病,但必须注意提防失眠、偏头痛、近视、散光、弱视等与视神经、脑神经相关的病症。
恋爱中的月双子,在恋人面前是最可爱而充满孩子气的。她们会嗲嗲的向你讲述童年时她和男孩子们一起搞得恶作剧,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旁若无人的举着一大团粉红色的棉花糖……爱上月双子,你也要拥有一颗像她一样灵动的心,如果不善言辞,也要学会对她合乎氛围的俏皮玩笑做出反应。在月双子眼里,与能够接受她们如走马灯一般变换的梦想并乐在其中的男人共度一生,才是快乐的。
3上升水瓶
上升星座在水瓶座
你有冷静的思考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来观察别人的想法和行为表现,并且乐于和他们交换彼此的社会观点,而不愿随便投入个人的情感。当你察觉到自己有被卷入情感暴风圈的可能性时,就可能会马上用冷淡的态度冻结自己的情感投资,甚至于和对方切断联络。因此,你比较不愿意被一对一的亲密关系绑死,而想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建立团体活动的友谊。
你也有求新求变的改革倾向,喜欢吸收各种领先时代潮流的观念和经验,来建立自己独步江湖的特殊观点,而不愿接受别人的指导或灌输。你也讨厌因循苟且的处理问题方式,而想要找出自己的新解决方案,并且会因而对科学新发明和新时代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你也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很容易同情弱势的族群,并且会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便能改善社会的不公正情况。因此,你不太能接受长者就是权威的当然代表,并且希望大家能以平等互惠的立场来交往,而不要有上下之分。
注意事项:上升水瓶的统治星是天王星,因此请你注意天王星所在的星座和宫位,将会对你的上升星座有很大的影响。
萧红在重庆受邀为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副刊《星座》撰稿
1938年年初,戴望舒挈妇将雏到了香港,不久便接到“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的公子、年仅十九岁却精明干练的胡好的邀请,聘他担任胡氏家族《星岛日报》副刊《星座》的主编。从此,戴望舒利用自己掌控的阵地,凭借港岛特殊的环境,编发了大量宣传抗日的文学作品,使《星座》成了海内外中国人心中的“明星”。由于《星座》办得出色,《星岛日报》因此声誉日隆,一跃成为抗战时期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戴望舒曾经放言:“我们可以说,没有一位知名的作家是没有在《星座》里写过文章的。”诚哉斯言!海内外的进步作家,如郭沫若、茅盾、艾青、郁达夫、徐迟、卞之琳、楼适夷、萧乾、萧军、沈从文等都成了《星座》的专栏作家或撰稿人。当然,戴望舒也没有忘记身居重庆的鲁迅的得意门生——萧红,以及她的丈夫端木蕻良。戴望舒大概是在1939年2月致信端木蕻良和萧红,邀请他们为《星座》撰稿的。
萧红发表在《星座》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小说《旷野的呼喊》,这是1939年1月30日,萧红住在重庆米花街一号(今八一路雨田大厦的位置)、日本反战人士池田幸子家中完成的。小说约两万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松花江畔的抗日故事。戴望舒对这篇宣扬抗战的作品十分欣赏,收到稿件后很快就在《星座》上连载,从4月17日开始至5月7日连续予以刊发。在此后的数月中,萧红又陆续寄去小说《花狗》《梧桐》,散文《茶食店》《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稿件。尤其是萧红这篇在北碚黄桷树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的长文《记忆中的鲁迅先生》,戴望舒觉得此稿文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非一般泛泛而谈的纪念文字可比。1939年10月19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以下简称“香港文协”)、香港漫画协会和香港业余联谊社等救亡团体,准备举行聚会,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戴望舒为配合这一活动,特意从10月18日至28日连载萧红这篇文章,获得读者广泛好评。
敌机对重庆北碚频繁空袭,为远离敌机的轰炸,求得一个安定的写作环境,萧红和端木蕻良打算离开重庆远走他乡。端木蕻良建议去桂林,说艾青等人都已去了那里;萧红主张去香港,因为香港有一位信得过的朋友——戴望舒,同时,端木蕻良的《大江》正在《星岛》连载,她自己也有多篇文章在《星岛》上发表,有较稳定的稿费收入,生活会大致无虞。
在香港,戴望舒运筹助推萧红的《呼兰河传》
1940年1月17日下午,萧红和端木蕻良飞抵香港。到港后,他们租住在九龙尖沙咀金巴利道诺士佛台三号孙寒冰处。刚刚安定下来,戴望舒即突然造访。他与萧红夫妇虽已神交近一年,却素未谋面。戴望舒落落大方地自报家门:“我是戴望舒!”对这突如其来的晤面,三人均感喜出望外,一见如故。戴望舒邀两人去外面就餐,这或许可看作戴望舒有意为他们接风洗尘吧。三人叙谈良久,戴望舒约他们第二天到他的住所林泉居参观,萧红和端木蕻良自然是满心欢喜。
萧红和端木蕻良来到香港后,作为香港文协的当家人,戴望舒安排了一次欢迎会。
1940年2月5日晚,香港文协在大东酒店举行会员聚餐会,欢迎萧红和端木蕻良来港,有四十多位会员参加,由林焕平主持餐会。席间,萧红发了言,她谈到处于战争状态下的重庆文艺界生活艰苦,环境险恶,但他们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希望在港人士珍惜和平局面,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4月,在戴望舒的关照下,萧红和端木蕻良以“文协总会”会员的身份,登记成为“香港文协分会”会员,此后,萧红数次参加由戴望舒组织的香港文协活动。8月3日下午3时,由戴望舒等人筹办的香港文协纪念鲁迅六十周年诞辰大会,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如期举行。会上,萧红作了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的报告,晚上在孔圣堂又举行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晚会,其中包括演出由萧红执笔撰写,经冯亦代、丁聪、徐迟改编的哑剧《民族魂鲁迅》。徐迟回忆说:萧红穿着黑丝绒的旗袍与会,朗诵了鲁迅的杂文。她留给人的印象是“瘦却却的,发音不高,但朗诵得疾徐顿挫有致”。
鲁迅先生六十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结束后,萧红几乎没再参加过香港文艺界的公开活动,潜心撰写《呼兰河传》。戴望舒也很理解和支持她,并让她把先前完成的章节交给他,以便在《星座》上发表。萧红照做了,戴望舒便从1940年9月1日起,在《星座》第693号上开始连载《呼兰河传》。
小说的后半部分是边写边登,戴望舒于1940年12月27日,在《星座》第810号上,登完了《呼兰河传》的最后一个字,差四天整整四个月。萧红在这四个月的写作过程中,始终沉浸在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儿时生活的无限感怀中,这是她一生中最充实、最愉快的四个月。《呼兰河传》是萧红全部著作中的扛鼎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部著名的作品,是经过戴望舒的运筹推向社会的。在这四个月中,为审稿、发排等工作,戴望舒费尽了心血。就连远在新疆的茅盾,也十分了解此事,1940年,他在给诗人蒋锡金的信中说:“红姑娘创作甚努力,闻有长篇在《星岛日报》副刊排日登载。”萧红对戴望舒这位文学前辈及好友的支持和帮助,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感激。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香港)开始连载(至当年12月底连载完毕),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怀着萧军的孩子与萧军彻底分手,与端木蕻良结婚,被端木遗弃在武汉,大着肚子独自艰难抵达重庆,产子,子亡,与端木飞抵香港,……个中有多焦思、伤心、劳身,自不必说。《呼兰河传》外,这三年中,她还创作了不少短篇小说、散文以及戏剧作品。《呼兰河传》无疑是写写停停的。
茅盾先生为《呼兰河传》作序。五千来字的文, 28个“寂寞”。他叹息复叹息萧红的种种寂寞:寂寞的幼年,寂寞的童年,寂寞的精神、寂寞的心境,寂寞的生活,寂寞的环境,寂寞的呼兰,寂寞的死亡,寂寞的坟墓……他认为“寂寞”是萧红的人生写照。我却不能确认萧红是否是“寂寞”的。在我看来,像萧红那样丰满、灵动的灵魂;那样坚韧、匆促的生命;那样困顿、颠沛的生活;那样急切地渴求写作……都像是与“寂寞”不沾边的。寂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物质优渥与精神空虚的产物,它们都不属于萧红。虽然她又确曾给称她为“生平唯一的知友”的白朗说过,”未来的远景已经摆在我的面前了,我将孤寂忧悒以终生!“(白朗《遥祭——纪念知友萧红》)现实的看,萧红在那样一个轰轰烈烈投奔革命圣地和热情四溢书写抗战文学的时代,不仅舍延安往香港,还不以抗战为题,却写起了《呼兰河传》和《马伯乐》这种个人化的,人性的,调子灰色沉郁的,讽刺国民性的作品,于这个事实来说,她又确实是寂寞的。
《呼兰河传》很难归类,自传,小说,散文,抒情诗,都像,又都不全是。反正萧红像是一头扎进梦魂萦绕的呼兰河城,为故乡刻骨铭心的景、物、人、事描形画像,并发掘其中深藏的东西。我最愿意读那些像是自传的部分,特别是“我”和祖父的故事。因为那是《呼兰河传》中最柔软、最温暖、最动人的部分。看得出来,后园里的一草一木,四季气象,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点点滴滴,既是她儿时最幸福快乐的美妙时光,也是后来颠沛流离、不断的情感与身体疼痛中,最深情温暖的恋念。萧红以生动的儿童化语言,描摹出触手可及、有声有色的画面。读之,像是能听到四五岁的她脆生生的笑语,以及祖父宽厚温暖的对答和不时响起的开怀大笑;也像是嗅得到满园的花香,看得到挂满各种瓜果的植株……“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依样学样,裁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捣乱比帮忙多。给祖父插了一草帽的玫瑰花,一家人见了笑疯了;浇水往天上泼,大叫下雨了、下雨了;踢飞了祖父刚播下的种子;除掉了韭菜留下了杂草……后园在小萧红眼里,天高地广,“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一天又一天,祖父、后园、小萧红,三样是不可或缺的。可是一到冬天,后园就封门了。
在大地都能冻得裂了口的漫长冬季里,小萧红只能转而进行室内探察。她琢磨祖母和母亲屋子里的各种物件,倒饬储藏室的陈年旧物,直至倾箱倒箧。祖母丧事期间家里来了好多人,包括四五个比她大一些的孩子。小萧红跟着他们出了院子,上了街。“不料除了后园之外,还有更大的地方,”她目瞪口呆!“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后来跟祖父学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听了祖父的讲解,想到自己以后离家,等到胡子白了回到家,祖父不认识她了,心生恐惧。
还有一个十分值得玩味的细节是祖父与祖母的关系。从《生死场》中看,男人在家庭中是主导一切的,可是《呼兰河传》中说祖母从来不派任何工作给祖父,像是祖母说了算。又说祖父总是主动去擦祖母地榇上的一套锡器,不擦也罢,一擦祖母便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而且“祖母一骂祖父的时候,就常常不知为什么连我也骂上。”祖父被骂“死脑瓜骨”,小萧红被骂“小死脑瓜骨”。看起来祖父倒是怕祖母的。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个挨祖母骂的祖父不仅对孙女,也对别的孩子,甚至家里的长工、租户都温厚有加。
呼兰河让萧红心心念念,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那里曾经住着个子高高、身子骨硬朗、笑眼盈盈的祖父。在写“我”和祖父的第二章里,起首她便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极短的“尾声”与之呼应,“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物事人非的痛恻已尽在其中,但她犹无法搁下,掰着指头算和祖父的年岁差,“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孩子似的嘀嘀自语中,深藏着无法自拔的痛切。在《祖父死了的时候》的散文中,无比悲凉道,“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的。”祖父下葬那天,她用祖父的酒杯饮了酒,卧倒在后园的玫瑰树下。“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呼兰河传》一共七章,加上一个简单的“尾声”。除了“我”和祖父的故事明亮,甚至是明媚的外,其余的部分大多是灰黯、甚至残酷的。无论是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还是“我”家院落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
呼兰河城只有两条大街,本来就晴天烟尘滚滚,雨天一地泥泞的街上赫然一个五六尺深的大泥坑,三天两头的马陷了、车翻了、人掉里了、猪淹死了、狗闷死了,鸡鸭猫甚至鸟儿丧生其中的更多。一下雨,行人那个难呀,得抓着街旁人家房子的板墙才能通过。有说拆掉街道两旁的房子扩路的,有说路旁种树,以便行人攀树而过的,唯独没有人说把坑填起来的,一个都没有。除了大泥坑导致的一系列壮观盛举,呼兰河城里的人们,默默地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营生,萧红为之一一画出像来。不同营生下的人们,却有着高度的一致:麻木。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是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的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写罢呼兰河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她转入对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的记述。对,原话就这样说的:“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它们是: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她一样一样地写,且叙且议。那叙,如画笔,又如镜头,栩栩如生;那议,却外柔内刚的很,看起来朴言素语的,但是非常的讽刺。
老爷庙和娘娘庙里的塑像,前者塑得很凶神恶煞,后者塑得很温顺,拜庙的善男信女一眼看去,会认为男人不好,女人值得尊敬。可她说,把男人塑得凶狠,“那就是让你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把女人塑得温顺,等于告诉人们:“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们快来欺侮她们。”
指腹为婚的女子,有的还没嫁过去,男人家穷了,姑娘的名誉就跟着坏了,因为说是被她“妨”穷的。如果不嫁过去就会被叫作“望门妨”。可是嫁过去后,各种侮辱、虐待和艰困,“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她紧接着讽刺道:
“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地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不敢跳,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轻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么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一家子嫁出去的亲姐妹,要借着唱野台子的机会,被娘家接回家来看戏时,才能相见。“相见之下,真是不知从何说起,羞羞惭惭,欲言又止,刚一开口又觉得不好意思,过了一刻工夫,耳脸都发起烧来,于是相对无语,心中又喜又悲。”要慢慢地,才能恢复到从前未嫁时的亲热,可是分别的日子又到了。
她将呼兰河的精神盛举一一写来,却一语道破天机,“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那意象就像七月十五的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成千上万的观众等着,河灯一下来时,金呼呼、亮通通的,孩子们高兴得拍手跳脚,大人则都看得出了神,“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可是河灯越往下流,越稀疏,越显荒凉孤寂,“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好形象的“揩油借光”!呼兰河人,其实是没有精神生活的,更何谈“盛举”。
在写院子里的租客们的那一章里,一共五小节,第一小节写“我”家的院子,晴天荒凉,刮风下雨更荒凉。后面四小节,三、四小节首句都是:“我家是荒凉的。”,而二、五小节首句都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种对家及家院荒凉的重复吟叹,不仅反映出了家庭氛围的萧索,也透露出了萧红内心深处的飘零感:荒凉之家不可依。这种重复吟叹的形式,在别的章节里也时有出现,成为《呼兰河传》语言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它令整部作品读起来有着一吟三叹的韵律感。
家和院子的荒凉,与住在里面悲凉的人们互为映衬。租户都是些非常卑微的人家,养猪的、做粉条的、赶车的。可是做粉条的一家天天一边唱着歌,一边漏着粉。“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养猪的一家,也常常聚在一起,拉着胡琴、唱着秦腔。“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逆来了,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赶车的老胡家喜欢跳大神,“常常就打起鼓来,喝喝咧咧唱起来了。”酷爱跳大神的这家,在这一章里只是亮相,因为他们将成为下一章,不,是整部《呼兰河传》里份量最重的一家。而被他们活活杀死的小团圆媳妇,将成为压在读者心头最沉重的铅锭。
老胡家跳大神是有传统的,老太太终年有病,两个孝顺的儿媳妇就轮流张罗着给请。三代同堂的老胡家,家风干净利落,兄友弟恭,父慈子爱,外人都称好。大孙媳妇回娘家,说起婆家来,也是无一不好。“虽然她的丈夫也打过她,但她说,哪个男人不打女人呢?”这些萧红都在前一章里都铺垫好了,这一章一开头,夏天里,老胡家坐火车从老远的辽阳接来了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12岁的二孙媳妇小团圆媳妇。小姑娘因为生得高大,老胡家对人说14岁。她是8岁时,被老胡家用8两银子订下的,后来年年给着各种小钱,这次去接,又花了一笔不小的盘缠。
左邻右舍争相去看。看罢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是非议一大堆:太大方了,不像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害羞;头一天来就吃三碗饭;两个眼睛骨碌碌的转……婆婆也要给她来个下马威,没几天就开始打。打得厉害时,吊在大梁上用皮鞭抽,昏过去了用冷水浇醒。小团圆媳妇一挨打就哭闹着要回家,婆婆听了打得更狠,还用烧红的烙铁烙脚心……老胡家开始夜夜跳大神,跳了一冬,原来是有说有笑,活蹦乱跳的小团圆媳妇病了。她刚挨打那会儿,左邻右舍都说该打;现在听说她病了,紧赶着跑去出点子,贡献各种偏方、奇方、妙方。老胡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一吊一吊地花出去,可是小团圆媳妇一日不如一日。于是更加紧地请仙、跳神、赶鬼、看香、扶乩……钱流水一样地花出去,婆婆是又心痛又冤屈,可是这会儿想打已经无处下手了,“那小团圆媳妇再打也就受不住了。”小团圆媳妇发高烧,汤食不进,说糊话,常常惊醒过来挣扎着要回家。左邻右舍于是更积极地出主意,同时一场不拉地围观着老胡家的请仙、跳神、赶鬼、看香、扶乩……
最终,老胡家要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了。“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了出来,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小团圆媳妇被当众脱了衣服,放进装满滚水的大缸里,她先是吱哇乱叫、乱跳,后来就没声音了,倒在了大缸里。看热闹的人狂喊着把她抬出来,浇冷水。大神为了留住已经开了眼界,打算回去睡觉的看客,对着小团圆媳妇又是喷酒又是扎针,终于弄醒了,又放进装满滚水的大缸里。就这样,一夜里,小团圆媳妇被烫了三次,抬出来三次。烫一次、昏一次。
不久以后,“那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
萧红在这一章里书写残酷的力度使人动魄惊心!除了“我”和祖父,所有的人都站在施害者的队列里,像群魔。如果说《生死场》中的女性立场,针对的是男权制度下的男人与强权,表现的是男人对女人的歧视、压迫、侵害、暴力和摧残,可是领头施害小团圆媳妇的,却是同为女人的婆婆。而且婆婆身后争先恐后的帮凶和看客们,是地位卑微的小人物,是穷苦大众。由此可以看出,萧红强劲笔力所鞭挞的,绝不止强权,绝不止不平等,而是一切愚昧与丑恶!婆婆有大量的心理活动,她一心为了小团圆媳妇好。在钱财上,她对自己苛刻至极,可是花在为小团圆媳妇请神治病上,慷慨无比,直至最后倾家荡产。“乡愚”,萧红在给萧军的信中,写过这个词。那大致是因为萧军信中说要到鲁迅墓前去烧刊物,萧红回复说,这真是“洋迷信”、“洋乡愚”。并不无讽刺道,“写好的原稿也烧去让他改改,回头再发表罢!”(1936年11月24日萧红自日本致萧军函)可见萧红反对并批判的“愚”,范围有多广!因此茅盾先生在《序》中说,“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我是万万不敢认同的。是,婆婆因袭的是传统,“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传统就等于良善吗?就等于不害人吗?要我说,愚昧本身,才是最大、最本质的恶!
祖父像是萧红笔下那个年代乡土中国的一个异类,因为他的立足点总是人性的,他的观点与行为也因此有了现代文明的意味。比如当人们众说纷纭小团圆媳妇这不是那不是时,他说怪好的;老胡家刚开始打小团圆媳妇,他就几次上门去说不要打,孩子嘛,有什么不明白教教她就行了;当他们说小团圆媳妇被胡仙旁身,成天忙乎着请神驱鬼时,祖父极厌恶,一再说要让他们明年二月搬家;最后小团圆媳妇不行了,祖父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可是,萧红相当彻底的清醒意识与批判性,令她对挚爱的祖父也不会另当别论。散文《蹲在洋车上》,记述祖母有次外出归来讲笑话,说乡巴佬坐人力车,为了让车夫省力,不敢坐,而是蹲在脚踏上。小萧红那一阵急切想要一只新皮球,有一天自己跑上街去买,迷了路。一个好心的洋车夫拉她回家。车上她想起祖母讲的笑话来,摸仿着蹲下想要逗祖母发笑,结果车到院心时忽然放停,她从脚踏上滚了下来。祖父抓住车夫就猛打,怪他欺侮小孩,没给车钱,把车夫轰走了。小萧红当时就跟祖父争辩:“你为什么打他呢?那是我自己愿意蹲着。”并说后来无论祖父对她怎样疼爱,心里总是因为这件事生着隔膜。
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写家里的老仆人有二伯和磨房磨倌冯歪嘴子。前者身上的奴性和畏强欺弱,酷肖阿Q。其实只需稍加观察,逢强示弱,逢弱逞强的性格特征,在今日中国人身上不是依然蓬勃得很吗?
“有一回父亲打了有二伯,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快六十岁了。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起不来了,”有二伯呢,训一训他踢到的砖头;骂一骂在他身上落下粪的雀鸟;如果街上的孩子不叫他“有二伯”,“有掌柜”,而是叫他“有二子”、“大有子”、“小有子”,他是要追上去打的;他对小团圆媳妇也是说三道四的……
《呼兰河传》中还有一次父亲踢人的记录,那次被踢的是“我”。那天下着雨,小萧红把后园酱缸的缸帽戴在头上,一路摸索着,想要顶给祖父看看。她艰难地迈过高高的门坎,因为缸帽子太大、太重,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大声喊着祖父,正喊着,“父亲一脚把我踢翻了,差点没把我踢到灶口的火堆上去。缸帽子也在地上滚着。”顶酱缸帽子那段,原本看得我乐不可支,因为一个孩子穷极无聊之下的极尽顽皮,被她写得活灵活现。可等到见她耍宝似的想去讨祖父一乐,心里已多少有些发酸,结果还挨了父亲如此凶狠的一踹。但她并未就父亲这一脚发任何议论,只说等家人把她抱起来,她才发现原来祖母死了,一家人都穿上了白衣,似乎还有替父亲解释之意。我想,成长中这些点点滴滴的伤痛,都是最终促使她一再出走,远远逃离的原因吧?
冯歪嘴子的故事则几乎是《呼兰河传》中除“我”和祖父的故事外,唯一的亮色了,这抹小小的明亮其实相当刻意——给作品留一个光明的小尾巴。不过至少茅盾先生对此是不满意的。“如果让我们在《呼兰河传》找作者思想的弱点,那么,问题恐怕不在于作者所写的人物都缺乏积极性,”冯歪嘴子是磨房的磨倌,成天打着梆子,看管着小驴拉磨。“半夜半夜地打,一夜一夜地打。冬天还稍微好一点,夏天就更打得厉害。”后来同院老王家人见人称好的姑娘王大姐,成了冯歪嘴子的女人,一下子还有了孩子。可是王大姐生第二个孩子时死了。“冯歪嘴子的女人一死,大家觉得这回冯歪嘴子算完了。”可是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总之,就是说他坚韧地活着。
如果没读过萧红的短篇小说《后花园》,虽然也会为冯歪嘴子今后的生活担心,特别是会为那个总也不见长大的婴孩担心,但多少还是能从这个明亮的结局中感到一些慰籍,甚或希望。可是在早于《呼兰河传》发表的《后花园》中,冯歪嘴子是冯二成子,他单恋着邻家的女儿赵姑娘,却没有冯歪嘴子的好命,因为赵姑娘后来嫁人了。赵姑娘嫁人后,冯二成子移情赵老太太,将赵老太太当近亲看待,串串门,聊聊天什么的。可是不久赵老太太也搬走了。“是谁让人如此,把人生下来,并不领给他一条路子,就不管他了。”冯二成子着实感到失魂落魄,心里没着没落的。后来他娶了王寡妇,两人有了孩子。再后来,王寡妇死了。再后来,孩子也死了。“以后两年三年,不知多少年,他仍旧在那磨房里平平静静地活着。”我想,这才是那个磨倌真正的故事吧。
茅盾先生在《序》中发问:封建的剥削和压迫,日本帝国主义血腥的侵略,“这两重的铁枷,在呼兰河人民生活的比重上,该也不会轻于他们自身的愚昧保守罢?” 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当那“两重的铁枷”已不复存在时,人自身愚昧保守这重铁枷,不是依然健在吗?能够越过重重障翳,看到并书写出人类本质的作家,才是伟大作家。而且,那也才是作家真正的责任。
“人这动物,真不是好动物。”是萧红给萧军信中的一句话。她那其实是在说自己,但我觉得这话用在多大范围,用在书里书外的人身上,都挺合适的,因此借作标题。
我读《生死场》——超越阶级的政治的人性之书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049097/
我读《马伯乐》——为战时中国灰色人物画像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166154/
萧红的相册: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38888279/
1 、呼兰河
呼兰河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源出小兴安岭,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汇合后称呼兰河。西南流向,与来自北面的通肯河交汇后,改向南流,进入平原区,河道变宽,曲流发育,至哈尔滨市呼兰区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
此呼兰河,即为《呼兰河传》所指河流,故事发生地即该河河口的呼兰区(时为县制)。而小说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2 、萧红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 (现哈尔滨市呼兰区,萧红是哈尔滨人。 ) 城内龙王庙路南的张家大院。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3年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这是萧红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同年10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哈尔滨出版。
1934年11月,在鲁迅的支持下,与萧军、叶紫结成“奴隶社”。
1935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作品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被称赞中国左翼文学实力作家。
1936年6月15日,萧红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当年,萧红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发表《海外的悲悼》等诸多作品用以怀念。
1937年3月,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后来又参与了萧军编辑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在武汉,萧红创作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1938年萧红回到重庆,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2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8月,香港文协、青年记者协会香港分会、华人政府文员协会等文艺团体联合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召开纪念会,纪念鲁迅先生六十岁诞辰,萧红负责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项,纪念会上还演出了萧红到港后写的哑剧 《民族魂》 。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 《呼兰河传》 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
萧红曾这样解读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3 、呼兰河传
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
《呼兰河传》是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三、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后面三章则由景物转到人物,写出了系列悲惨的故事。
《呼兰河传》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在1940年完成于香港。据说,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第二部。可惜她离开得太早,终不能如愿。
4 、读后感
生在东北的我,看《呼兰河传》就像回到了儿时、回到了故乡,现在做读书笔记,心里一直哼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读《呼兰河传》就仿佛打开了“清明上河图”一样的画卷,画面平铺出来,画风自然纯朴又精致有神,就像哈利波特中那会动的报纸一样,是动态的,仿佛有着生命,是活灵活现的。
首先,它是一张地图,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碾磨房、豆腐店、机房、染缸房、两座小学校、清真学校,以及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还有东二道街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你可以看到小城的空间局促、逼仄、简陋。
其次,画卷展现了民风民俗,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再有,画面里还有众多人物的特写,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有“我”,有可厌又可怜的二伯,有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的冯歪嘴子,有慈祥、和蔼可亲、脾气好的祖父,还有健康、天真、活泼、单纯的小团圆媳妇,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赶车的等等。
可以看出,在呼兰河畔,人们麻木不仁、听天由命,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呼兰河人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
5 、呼兰河,文化的河—— 选自呼兰河口湿地的介绍(转)
呼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深处,不断吸纳山泉水的呼兰河,匆匆穿过大青山和马鞍山间的谷地,河里生长着中指长短的冷水鱼,平常只有偶尔路过的火车才能惊动它们。清清净净的呼兰河,奔腾不息在从大山里流出,一直流向了喧闹的城镇。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萧红。这个倔强的女子从小城走出时,多像这里的呼兰河啊,带着自然而纯朴的气息。
呼兰河源出小兴安岭,由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汇合而成,与通肯河汇合向后南流,进入平原后河道就更宽了。团山是呼兰河进入呼兰境的关口。河水在这里转了几道弯,水流湍急,沙洲也在这里不断淤积,风吹沙起。在一千年以前,人们就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城池,有屯耕筑堡,也有农耕渔猎,并渐渐把烟水传播到下游船岸。这让我们联想到萧红初红尘遭遇的坎坷,也想起她的《沙粒》:“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八月里开花了;我伤感它们的命运,我赞叹它们的勇敢。”
时空延岩,呼兰河虽然不得清亮,但还在奔涌向前。在它日复一日的冲刷下,团山古镇的城墙塌了,同样是在它的冲刷下,下游的小镇呼兰兴旺起来了。1911年的端午节,一个一生追求自由的精灵,也落生在了呼兰城。萧红,一辈子都在魂牵梦绕间,追溯着她的故乡。由此,呼兰城因她而精彩,呼兰河也因她而凝重。故乡之于萧红是一道风景,萧红笔下的故乡又是一道风景,这就如一首诗:“你站在桥梁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全长523公里的呼兰河,流域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曾几何时,这条河流的干支流两侧一些低洼地段遍布着沼泽,也不乏芦苇和野鸭,那也是萧红记忆中的呼兰河吧。让萧红不能想象的是,呼兰河流域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开发,已经不复以前的模样。一直以来,依山傍水的人们都在发展经济,可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中,自然赐予的财富被随意挥霍,日积月累地给自己套上绞绳。直至最近几年,治理之下滩涂上的垃圾才少了,截流挖沙的人才散了,荒败的湿地才恢复了生机。
呼兰河流入松花江,自古呼兰河的文化也归于松花江文化。当年的萧红,渴望融入哈尔滨,如今的呼兰,已融入哈尔滨。哈尔滨在打造水城和湿地文化,呼兰也提出了“文化呼兰河,生态松花江”的概念,呼兰古城、呼兰河口湿地、松花江湿地公园,都在建设中。萧红的呼兰河正从文学符号变成文化符号,在松花江北岸、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大放异彩。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共分七章,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琐屑平凡的日常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
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作品通过这些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父的眷恋,对纯真无忧的童年生活的追念,对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无知、善良、坚韧的故乡人的悲悯。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下面介绍的是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仅供参考。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一共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火烧云,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呼兰河传》创作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抗日形势低迷,时值萧红随丈夫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当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
面对国破山河的场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东北哈尔滨是呼兰区,《呼兰河传》应运而生。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呼兰河传》作者介绍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创作背景:《呼兰河传》是长篇小说,1939年写于香港,1940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呼兰河传》写作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抗日形势低迷,时值萧红随丈夫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当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
面对国破山河的场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东北哈尔滨是呼兰区,《呼兰河传》应运而生。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抗日形势低迷,时值萧红随丈夫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当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
面对国破山河的场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东北哈尔滨是呼兰区,《呼兰河传》应运而生。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
1、《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书目,几代人背诵过的文学名著,中国孩子躲不过的美文名篇,自然与世界、自由与成长的永恒主题。
2、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3、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