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什么样的人物

科学网 76 0

杜月笙是什么样的人物,第1张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动荡不安,龙蛇混杂,尽管如此那时也涌现出了不少名人,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个时候的上海滩,如果提到杜月笙这个名字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曾有人这样说过,上海滩就没有杜月笙办不成的事,他的和平饭店也是黑白两道都不敢动的地方,所以有这样一句话,无论犯了什么事,只要躲进杜月笙的和平饭店就可以保你平安,因此,杜月笙有上海皇帝的绰号。

对于杜月笙本人社会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心狠手辣的青帮老大,有人说他是重情重义的江湖大佬。

杜月笙靠着自己的人脉在上海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地位,开始的时候,杜月笙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马仔,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的霸主和蒋介石还攀上了关系,杜月笙是青帮老大,但他却有一闻名全国的儿子。

杜月笙死后留下了八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的这些儿女都没有走父亲以前的道路,解放之后的上海也回归了平静和安定,所以他的儿女们也都远离帮派和政治,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杜月笙的后辈们虽然没有父亲当年的影响力,但他们毕竟是名人之后,一言一行也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小儿子杜维善,他没有继承父亲的经商事业,而是远赴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之后成为一名地铁工程师。

其次,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藏和研究古钱币还成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杜维善后来定居加拿大,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始终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将一生收集的古钱币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还是位研究古钱币专业的名誉教授。

杜月笙(1888-1951),原名杜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闯得猛、玩得火、斗得凶。他闯荡上海滩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不但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多领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月笙最开始是黑帮的人,后来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中共将领。他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也算是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且在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筱庵。

香港沦陷后,杜月笙撤退到重庆,继续主持红十字会会务工作,办理前方救护、后方空袭救护、医疗等工作。上海解放前期,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我党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纠结之后,杜月笙最后决定既不前往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选择前往香港,最后也就住在了香港。

杜月笙的一生一直在,默默的帮助者中国人,不讲求回报,有着一颗爱国的心。

1951年8月17日,上海,《新闻日报》编辑部。一份讣告的清样送进编辑室,立刻引来许多人非议,“为什么要给这种人发讣告?”“他是侥幸逃过正义审判的坏分子。”

非议归非议!讣告还是如期刊发了。这份讣告的签发经由了潘汉年的审核,而潘汉年是在请示更高层领导后奉命行事的。讣告内容很短:寓居香港的杜月笙先生于16日下午4时50分病逝,寿年63岁。

刊发人是杜月笙四子杜维翰,留居上海的他在得到父亲病逝消息后找到潘汉年,希望能在上海的报纸上刊发这则讣告。

于是,才有了上述一幕。

1、永远给自己留有余地

在杜月笙的人生信条里,有三句话非常重要——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

“做人不能当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结,谁都不跟谁一辈子。”

杜月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49年初,受战事影响,秦皇岛解放区的煤炭无法外运,长江客货运输全线停摆。杜月笙暗自通过管道联系到解放区高层,提出用上海的救济面粉换取煤炭的建议。

2月13日,解放区高层同意了杜月笙的建议,认为恢复华北和上海的航运有利于生产,对杜月笙下辖的货轮一路绿灯,上海与解放区成功实现通航、通商。2月17日,中央高层领导又致电李克农给杜月笙捎话,希望他利用影响力“使上海不乱”。杜月笙基本做到了。

寓居香港后,杜月笙通过四子杜维翰给潘汉年表态:虽然不能回上海,也决不去台湾。

杜月笙也基本做到了。

杜月笙在抗战胜利后,因为当上海市长、竞选参议会议长计划失败,与南京政府交恶。尽管被当作“尿壶”丢在一边,他仍没有与南京政府撕破脸。得知议长已内定潘公展,在高票当选参议长后马上以年龄大、身体差为由辞职。

上海解放前,南京政府希望杜月笙去台湾,潘汉年则受高层领导委托,捎话希望杜月笙留在上海、等待南下大军。一番盘算和权衡后,杜月笙选择去了香港。这又是一次给自己进可进、退可退的选择。

永远给自己留有余地——从街头小瘪三成为上海滩大亨,这就是杜月笙的人生信条。

2、吃好“人生三碗面”

杜月笙还信奉——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求自己“杯中酒常满,桌上无虚席”、“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杜月笙也是说到做到。

在成为上海滩三大亨后,有一天杜月笙收到一封求助信。信中所述是一件房产纠纷案,因为其中一方是“道上的人”,另一方希望“杜先生出面”解决。信的落款署着3个字:章太炎。

章太炎晚年定居苏州,专心治学,以国学闻名。他侄子在上海混社会,因房产纠纷与人结仇。章太炎有心相助,苦于无门路,有人提出可求助杜月笙,他就试着写了这么一封信。杜月笙见国学大师求助,就调动关系很快解决了问题,令两方都很满意。

杜月笙的弟子按“道上的规矩”准备向章太炎传话,让他登门感谢。却被杜月笙拦下,备好一堆特产亲赴苏州,递上门帖求见,毕恭毕敬地讲述了处理经过和结果。章太炎大感意外,两人相谈甚欢。

见国学大师家境并不好,杜月笙回绝章太炎“留下吃饭”的邀请,悄悄把一张2000元银票压在茶杯下,不动声色地离开了。替你办事,分文不收,还倒送重礼。章太炎感激之情无以复加,而且此后每月都有钱物从杜府送来,章太炎的生活有了更大保障。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任是国学大师也摆脱不了千年的世俗礼节。章太炎的回报是什么?

为杜月笙改名。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因生于七月十五的月圆之夜而得名。章太炎从《周礼 太司乐疏》中导出“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两句话,给杜月生改名为杜镛、字月笙。此后,杜月笙就成了这位上海滩大亨的正式名字。

杜月笙还用两句话对“人生三碗面”作了注解——

“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每月存款折上多几个零不算你有多少钱,花出去多少钱才算你有多少钱。”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成立三鑫公司后,杜月笙说服黄、张二人,讲明“钱散人聚,钱聚人散”道理,制定了“三六八”分红方案,规定年底分红原则是:大三股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中六股金廷荪、顾嘉棠、叶焯山、芮庆荣、高宝宝、杨启棠。同时制定小八股,分给主要徒弟和法租界公董局、工部局的洋人……

这就是杜月笙所说的“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4、不害怕被利用

杜月笙的人条信条里还有两句话——

“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

甘心情愿被人利用,有胆识又有智慧会怎样?来看下面这个事例。

上世纪30年代初,近代著名银行家孙衡甫创办的四明银行发生挤兑潮。四明银行曾在1910年发生过类似挤兑,在一家小银行任经理的孙衡甫抓住机会,利用拆借、先还后贷等多种办法筹来大批资金解决了问题,事后一跃成为四明银行大股东。

长袖善舞、极具金融实操经验的孙衡甫,随后把四明银行打点的风生水起,不到20年就成为上海滩最知名的近代银行之一。利用挤兑潮上位的孙衡甫,猜测这次挤兑背后有高人在操盘。

确实如此!原来背后的操盘手叫倪远甫,此人也是近代上海知名的银行家。起因是孙衡甫有钱后在上海大量买进房产,为争夺一处被拍卖的公馆,孙、倪两家代理人赌气式的相互出价,把40万底价一路抬到140万,最终孙衡甫胜出。两家也由此结怨。

孙衡甫六神无主之时,有人提出可以请“杜先生帮忙解决”。于是,孙衡甫来到杜公馆,求见之前并无交情的杜月笙。杜月笙见大银行家登门求救,马上答应“明天就送100箱银元”保证兑付。

次日一早,四明银行人挤人排起长龙,都是来兑付现金的。在大门没开之前,一辆汽车开来,车上的人招呼银行职员搬下100多个皮箱,并随手打开数十箱,露出叠放整齐的一排排银元,说:“大家不要急,四明有的是钱,都能兑付。”见四明银行实力如此之强,挤兑的人纷纷离去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又把之前挤兑的钱退了回来。

孙衡甫走进四明银行库房,打开那100多个皮箱,仔细查看发现:箱子上层铺着银元,下层全是来自黄浦江畔的沙石。

利用杜月笙所依仗的“胆识和智慧”,孙衡甫击退了倪远甫。此后,他也成为杜月笙开办的中汇银行的大客户,一度把资产的40%放在中汇银行里……

杜月笙利用被利用的机会,也为自己嬴来了巨大的收益。

5、杜月笙的“邪”与“正”

寓居香港时,潘汉年曾通过杜维翰劝说杜月笙返回上海。杜月笙则举起双手,回答:我这手上沾着汪寿华的鲜血……此时,距杜月笙把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诱骗进杜公馆杀害已有22年。

在“四一二”的大屠杀中,杜月笙指挥着徒众在血雨腥风中助纣为虐,无恶不作。显然,杜月笙深知自己背负的血债,是永远无法洗清的。

此外,杜月笙利用庞大的黑帮组织的人脉和渠道资源,通过与黄金荣、张啸林开办三鑫公司长期贩毒,垄断法租界、上海的毒品交易,攫取了巨额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杜月笙展示出来的是邪恶的一面。同时,杜月笙还在抗战中表现出“正”的一面,比如他曾说——

“如果日本人利用租界打中国人,我要在两小时内把租界毁灭!”

九一八事变后,杜月笙就指令徒弟陈亚夫、陈培德与致公堂联络,共同组建了东北义勇军后援会,号召上海民众踊跃捐款援助东北义勇军。

在淞沪会战中,杜月笙与黄炎培等各界代表,携米面等生活用品慰劳19军。为稳定上海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杜月笙还发起成立维持会,推举史量才为会长,他自任副会长,拉来虞洽卿、黄炎培、张公权、胡孟嘉等各界大佬,募集大批现金、食品、寒农等运往前线。

战事最烈时,法租界当局担心杜月笙如此态度鲜明的反日会牵累自身,提出让他在“辞公董局职务”和“停止反日”两个选项中做抉择,杜月笙则致函法租界,要求辞去公董局职务,法租界再三劝说无果,最后只好同意。

淞沪会战后,杜月笙联合李公朴、史量才等人组织“废止内战同盟会”,倡议“集合全国人民为废止内战之运动”,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敌。

1937年初,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途经上海,曾派人把杜月笙接来面谈,提出共同设立“中日建设银行”,企图用金钱收卖杜月笙,而被杜月笙当面婉拒。

另外,在戴笠指挥军统暗杀投敌变节者的系列行动中,杜月笙利用青帮的人脉资源给予大量辅助。

杜月笙,就是这样邪正并存。

对于最后一个青帮大佬的发迹史,近来多有人把目光聚焦在杜月笙的各种人生信条上,比如——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

“英雄不怕出身低,关键要有一个好脑子。”

其实,纵观杜月笙的一生,这些人生信条其实也是一个人生陷阱:在有着“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决定成败的并非你有没有人生信条,而是有没有抓住属于你的机会,借势上位也好,借船出海也罢,最重要的是——你要敢于冒险!

如果恰巧你的命好,你就可能成为那只翻身的咸鱼。如果恰巧你还傍上社会主流群体,卷入利用和被利用的潮流中,你不仅会成为那只翻身咸鱼,还可能成为跳上龙门的鲤鱼……也就是说,杜月笙之所以从小瘪三成为上海滩大亨,依仗的还是自己的眼光、雄心和努力之下带来的幸运。

标签: 杜月笙 上海 章太炎 上海滩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