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由七颗恒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组成。先民们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古曰魁、斗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构。天璇、天枢相连成直线并延伸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构成北极星区。
北斗七颗中国星名由斗口至斗柄连线顺序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有称“璇玑”;后三颗称“斗柄”,有称“玉衡”。现代星名则命名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5倍可以找到北极星,这两颗也称作“指极星”。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由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俗称勺 子星,根据北斗七星很容易找到北极星。在四季中,它绕北极星 做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但 形状不发生改变。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
春天的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朝东;
夏天的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朝北;
秋天的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朝西;
冬天的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朝南;
在秋季的晚上,北斗七星已经转到地平线附近,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几乎看不见。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些,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北极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由5颗明亮的2等星和2颗3等星组成一个勺子形状, 就像古人盛酒的用具“斗”,故有此名。至于叫它北斗,还为了有别于低垂于夏季夜空 的人马座上的同样排列成斗形的南斗六星。 北斗七星相当于大熊座的腰部到尾部部分。其中的四颗星组成斗勺,另三颗星组成 斗柄,
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这七颗星中有6颗是2等星,一颗是3等星。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初学认星者可以从北斗七星依次来找其它星座了。
北斗星由七颗恒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组成。古代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古曰魁、斗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形似斗勺,易于辨认,故有此名。天璇、天枢相连成直线并延伸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构成北极星区。
北斗星属于大熊星座
大熊星座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是终年可见的一个星座。,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这七颗星中有6颗是2等星,一颗是3等星。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
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这七颗星中有6颗是2等星,一颗是3等星。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初学认星者可以从北斗七星依次来找其它星座了。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我国古代分别把它
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
长5倍多些,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
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一些道书又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太星君,子生人属之;巨门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纲星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纪星君,己未生人属之,破军关星君,午生人属之。”各人根据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为魁,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状三星分别使——玉衡、开阳、瑶光
那个明暗双星。杓柄中央的星名叫“开阳”,相距11分处有一颗4等伴星,名“辅”,开阳星和辅星组成视双星, 肉眼即能识辨。开阳本身也是一颗双星。
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几乎接近一等星。“天权”最暗,是一颗三等星。其他五颗都是二等星。在“开阳”附近有一颗很小的伴星,叫“辅”,它一向以美丽、清晰的外貌引起人们的注意。据说,古代阿拉伯人征兵时,把它当做测验士兵视力的“试验星”。
北斗七星始终在天空中作缓慢的相对运动。其中五颗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天枢”和“摇光”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
因此,在漫长的宇宙变迁中,北斗星的形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10万年后,我们就看不到这种柄杓形状
了。
(A)1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
(B)现在的北斗七星
(C)10万年后的北斗七星
北斗星
北斗七星在10万年前后的变化。由柳洪平创建。
补充语言学内容:
北斗七星
又称“北斗”。离北天极不远,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见图)。除δ(天权)星为3等星外,其余六星都是2等星。如把α星和β星连接的线段沿β星至α星方向延长约五倍,即为“北极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识别星座的标志。
下面七星按照古代天文名称、黄老经注解、道教称呼、天文专名、国际通用名的顺序介绍:
1、天枢星。《黄老经》说它是“阳明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它“破军星”,天文专名是 Dubhe ,国际通用名是 αUma 。
2天璇星 阴精星之魂神 武曲星 Merak βUma
3天玑(机)星 真人星之魄精 廉贞星 Phecda γUma
4天权星 玄冥星之魄精 文曲星 Megrez δUma
5玉衡星 丹元星之魄灵 禄存星 Alioth εUma
6开(闿)阳星 北极星之魄灵 巨门星 Mizar ζUma
7摇光星 天关星之魂明 贪狼星 Alkaid ηUma
北斗七星: [ běi dǒu qī xīng ]
1 Triones
2 wain
3 dipper
4 Charles's W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