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大的辕门。史记.卷六十九.苏秦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
2、我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名字。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
3、复姓。唐有轩辕集。见《全唐文》卷九二八。
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借指皇后。
轩 : 轩 (轩) xuān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轩驾(帝王的车驾)。轩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轩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辕 : 辕 (辕) yuán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马。车辕。驾辕。南辕北辙。 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指衙署:辕门。行(xíng )辕。
扩展资料:
对轩辕黄帝的评价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柳翼谋评论黄帝时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时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
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都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每年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在河南新郑有拜祖活动。
黄帝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
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著的领袖——弃。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尊为后稷。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
中国史前农耕聚落分布呈现出沿小河而居的特点。它反映出早期农业在水的利用方面对于河流的依赖,依据考古发现,水井最初出现在河姆渡遗址第1—2层相当于松泽文化下层的时期,其14C测定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这里是长江三角洲水位较高的沼泽地带,无需深挖即容易见水,这里首先发明井不足为奇。而水位较低的黄河流域,开凿水井难度较大,而水井对于农业的意义远非长江三角洲的水井可堪比拟。但大约到距今5000—4000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址普遍发现有水井,它表明水井在黄河流域的经济生活中已发生了显著的效用。
如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基本上与黄帝时代相符。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规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参考资料:
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
黄帝,传说姓公孙 ,居于轩辕之丘 ,故名曰轩辕 。黄帝曾战胜炎帝于阪泉 ,又战胜蚩尤于涿鹿 ,诸侯尊黄帝为天子。后人把黄帝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楚辞·远游》:“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者, 少典 之子,姓公孙 ,名曰轩辕 。”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轩辕之世,史有仓颉 ,主文之职,其来久矣。” 明王世贞《登岱》诗:“ 轩辕皇帝有高台,鞭石千秋辇道开。”
2、借指中华民族
鲁迅《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里的轩辕指代中华民族。
3、指车輈
《战国策·赵策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秦患而不与其忧。”《史记·苏秦列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说文·车部》“輈,辕也” 清朱骏声通训:“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谓之輈,故亦曰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
4、星座名
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用来借指皇后。
《史记·天官书》:“权,轩辕。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张守节 正义:“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也二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其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次北一星,妃也;其次诸星皆次妃之属。” 清 钱谦益 《皇后册文》:“上应张星,主太庙明堂之位;下临角亢,叶后宫轩辕之占。”
5、运行
清龚自珍 《尊隐》:“夫日胎於溟涬,浴於东海,徘徊於华林,轩辕於高闳,照耀人之新沐濯。”
6、传说中的国名
汉张衡 《思玄赋》:“超轩辕於西海兮,跨汪氏之龙鱼,此国之千岁兮,曾焉足以娱余。”这里放入轩辕是轩辕国。
7、复姓
唐有轩辕集 。见《全唐文》卷九二八。
扩展资料: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参考资料:
#婴幼儿# 导语智力问答是孩子很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欢乐,还能锻炼他们的脑部发育。下面是 分享的经典趣味智力问答题大全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趣味智力问答题大全及答案
1、两对父子去买帽子,为什么只买了三顶?
答案:三代人
2、研研十四岁生日的晚上,庆祝宴上点了十五支蜡烛。那是为什么?
答案:那晚停电,有一只是照明蜡烛
3、你爸爸和妈妈生了个儿子,他既不是你哥哥又不是你弟弟,他是谁?
答案:是你自己呀。
4、中国哪个地方的东西最不便宜?
答案:贵州
5、三更半夜回家才发现忘记带钥匙,家里又没有其他人在,这时你的愿望是什么
答案:门忘锁了
6、小张把一个鸡蛋扔到一米以外的地方去,鸡蛋却没有破,为什么?
答案:鸡蛋还没有落地
7、老张有很厉害的胃病,可他每周有五天总往牙科跑,这是为什么?
答案:老张是牙科医生
8、有八个苹果装一个筐里,八个小孩每人一个,最后一看,筐里还剩了一个,为什么?
答案:一个孩子手里拿着筐
9、一位妈妈有三个孩子,但她只有一个土豆,妈妈是怎样做到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又不分土豆?
答案:她把土豆埋在地下等土豆生三个小土豆
10、小明总是喜欢把家里的闹钟整坏,妈妈为什么总是让不会修理钟表的爸爸代为修理?
答案:修理小明
11、青春痘长在哪里,你比较不担心
答案:别人脸上
12、水为什么不能掉在盘上
答案:那是键盘
13、有一个独木桥,桥的一端有一只老虎准备过桥,桥的另一端有一只狼也准备过桥,在桥中间有一只羊正在过桥,羊怎么过去的?
答案:晕过去的
14、小张进入屋内为什么不随手关门?
答案:自动门
15、用哪三个字可以回答一切疑问题
答案:不知道
2经典趣味智力问答题大全及答案
1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答案:姓善
2铁放到外面要生锈,那金子呢答案:会被偷走
3什么样的轮子只转不走答案:风车的轮子
4什么时候还是要高高举起你的双手好些答案:当有人用枪指着你的头的时候
5小明家住在五楼,可是电梯坏了,他自己也没有走楼梯,他却上了五楼回到家里,这可能吗答案:妈妈背着他上的楼
6地球上什么东西每天要走的距离最远答案:地球地球每天自转一周为四百万公里
7什么东西晚上才生出尾巴呢答案:流星
8家人问医生病人的情况,医生只举起个手指,家人就哭了,是什么原因呢答案:三长两短
9什么东西有五个头,但人不觉的它怪呢答案:手,脚
10什么水永远用不完答案:泪水
11大象的左耳朵像什么答案:右耳朵
12书店里买不到什么书答案:遗书
13什么东西经常会来,但却从没真正来过答案:明天
14你只要叫它的名字就会把它破坏,它是什么答案:沉默
15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答案:打瞌睡
16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答案:错字
17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答案:角度
18什么时候太阳会从西边出来答案:发誓的时候
19换心手术失败,医生问快要断气的病人有什么遗言要交代,你猜他会说什么答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20小明发现房间遭窃,却一点也不紧张,为何答案:那是别人的房间
3经典趣味智力问答题大全及答案
1、孔明定下空城计,苏秦能说六国平,六郎要斩亲生子,宗保不舍穆桂英,猜四个字——谜底:巧言令色
2、什么人心甘情愿花钱害自己——谜底:吸烟的人
3、高高大大一间房,房屋四面没有墙,卡车轿车排成队,喝饱汽油行路忙(打一公共设施)——谜底:加油站
4、从没见过它,爱跟我讲话。问它不回答,重复我的话(打一物理现象)——谜底:回声
5、轻松假期少不了,劳逸结合乐逍遥(打一节日)——谜底:五一国际劳动节
6、色鲜艳,水分足,头圆圆,长身体(打一文具)——谜底:水彩笔
7、比头高了点点,比头大了点点。遮挡头上阳光,送你一片阴凉。(打一日用品)——谜底:遮阳帽
8、脱了红袍有白衣,白衣下面黑胖子(打一水果)——谜底:荔枝
9、题目:为什么刚出生的小孩只有一只左眼睛——谜底:人本来就只有一只左眼睛
10、五月节里粽儿香,小朋友们把它抢(打一节日)——谜底:端午节
11、两管弯弯挂耳内,一个小鼓管下垂,又听心来又听肺,听听声音对不对(打一医疗器具)——谜底:听诊器
12、细白嫩肉裹紫衣,霜儿一打不成器(打一蔬菜)——谜底:茄子
13、样子像小锅,不把饭菜热,扣在脑袋上,立刻冷变热(打一日用品)——谜底:帽子
4经典趣味智力问答题大全及答案
1、什么人每一天靠运气赚钱?答案:煤气工人
2、鸡蛋壳有什么用处?答案:包蛋清和蛋黄
3、在地上有元钱和一块肉骨头,可是阿明却拣起了肉骨头而没有捡钱,为什么?答案:那里的“阿明”是条狗的名字
4、用什么方法立刻能够找到遗失的图钉?答案:光着脚走
5、木兰之子,猜食名物一?答案:花生
6、什么布剪不断?答案:瀑布
7、小张走路从来脚不沾地,这是为什么?答案:因为穿着鞋
8、在一个寒冷冬日清晨,有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在河里拼命游水,你说这是为什么?答案:他不细心掉进河里了
9、下雪天,阿文开了暖气,关上门窗,为什么还感到很冷?答案:他在门外
10、一场大雨,忙着栽种的农民纷纷躲避,却仍有一人不走,为什么?答案:稻草人
11、刘邦破咸阳。城市名。答案:秦皇岛
12、为什么彤彤与壮壮第一次见面就一口咬定壮壮是喝羊奶长大的?答案:壮壮是一头羊
13、蝎子和螃蟹玩猜拳,为什么它们玩了两天,还是分不出胜负呢?答案:两个都出剪刀
14、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答案:泥人
15、盲人都是怎样吃桔子的?答案:瞎掰
5经典趣味智力问答题大全及答案
1大众汽车公司的标志是VW,标示的是什么意思答:必胜
2地球是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没被太阳照到的地球是答:黑夜
3阿空加瓜峰是哪个大洲的山峰答:南美洲
4《物种起源》是生物学界的重要著作,它的作者是谁答:达尔文
5哪种恐龙看起来很像现在的大犀牛答:尖角龙
6“斗箕”指的是什么答:指纹
7南极洲东西两部分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哪里答:威德尔海
8人体体内的胆囊结石是在什么气管内发生的结石疾病答:胆囊
9大熊座被认为是哪里最重要的星座答:北天
10当我们在咽食时,会厌软骨关闭呼吸通向什么的通道,以防食物流向呼吸器官答:喉头
很长的,原文以及翻译,很累的,加点分吧
原文:::苏秦说齐闵王曰:“臣闻用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结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籍,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
“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坚箭利金,不得弦机之利,则不能远杀矣。矢非不銛,而剑非不利也,何则?权藉不在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傅,卫国城割平,卫八门土而二门堕矣,此亡国之形也。卫君跣行,告诉于魏。魏王身被甲底剑,挑赵索战。邯郸之中骛,河、山之间乱。卫得是藉也,亦收余甲而北面,残刚平,堕中牟之郭。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矢而魏弦机也。藉力魏而有河东之地。赵氏惧,楚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沟,坠黄城。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沟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然二国劝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权之藉也。今世之为国者不然矣。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也,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行此六者而求伯,则远矣。
“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如此,则兵不费,权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昔者,齐之与韩、魏伐燕秦、楚也,战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韩、魏也,然而天下独归咎于齐者,何也?以其为韩、魏主怨也。且天下边用兵矣,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秦、楚战韩、魏不休,而宋、越专用其兵。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于齐者,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
“且夫强大之祸,常以王人为意也;夫弱小之殃,常以谋人为利也。是以大国危小国灭也。大国之计,莫若后起而重伐不义。夫后起之籍与多而兵劲,则事以众强适罢寡也,兵必立也。事不塞天下之心,则利必附矣。大国行此,则名号不攘而至,伯王不为而立矣。小国之情,莫如仅静而寡信诸侯。仅静,则四邻不反;寡信诸侯,则天下不卖。外不卖,内不反,则�宾祸朽腐而不用,币帛矫蠹而不服矣。小国之道此,则不祠而福矣,不贷而见足矣。故曰:“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何以知其然也?昔吴王夫差以强大为天下先,强袭郢而栖越,身从诸侯之君,而卒身死国亡,为天下戮者,何也?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昔者莱、莒好谋,陈、蔡好诈,莒持续越而灭,蔡恃晋而亡,此皆内长诈,外信诸侯之殃也。由此观之,则强弱大小之祸,可见于前事矣。
“语曰:‘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夫驽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藉也。今天下之相与也不并灭,有而案兵而后起,寄怨而诛不直,微用兵而寄于义,则亡天下可跼足而须也。明于诸侯之故,察与地形之理者,不约亲,不相质而固,不趋而疾,众事而不反,交割而不相憎,俱强而加以亲。何则?形同忧而兵趋利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齐、燕战于桓之曲,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夫胡之与齐非素秦也,而用兵又非约质而谋燕也,然而甚于相趋者,何也?何则形同忧而兵趋利也。由此观之,约于同形则利长,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
“故明主察相,诚欲以伯王也为志,则战攻非所先。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费也。参费已先,而能从诸侯者寡矣。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则是路君之道也。中人祷祝,君翳酿,通都小县置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西虚中之计也。夫战之明日,尸死扶伤,虽若有功也,军出费,中哭泣,则伤主心矣。死者破家而葬,夷伤者空财而共药完者内酺而华乐,故其费与死伤者钧。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军之所出,矛戟折,镮弦绝,伤弩,破车、罢马,亡矢之大半。甲兵之具,官之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寡矣。攻城之费,百姓理襜蔽,举冲橹,家杂总,身窟穴,中罢于刀金。而士困于土功,将不释甲,期数而能拔城者为亟耳。上倦于教,士断于兵,故三下城而能胜敌者寡矣。故曰:彼战攻者,非所先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智伯瑶攻范、中行氏,杀其君,灭其国,又西围晋阳,吞兼二国,而忧一主,此用兵之盛也。然而智伯卒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者,何谓也?兵先战攻,而灭二子患也。日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张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王乘之国二,再战北胜,此用兵之和节也。然而国遂亡,君臣于齐者,何也?不啬于战攻之患也。由此观之,则战攻之败,可见于前事。
“今世之所谓善用兵者,终战比胜,而守不可拔,天下成为善,一国得而保之,则非国之利也。臣闻战大胜者,其士多死而兵益弱;守而不可拔者,其百姓罢而城郭露。夫士死于外,民残于内,而城郭露于境,则非王之乐也。今夫鹄的非咎罪于人也,便弓引弩而射之,中者则善,不中则愧,少长贵贱,则同心于贯之者,何也,恶其示人以难也。今穷战必胜,而守必不拔,则人非徒示以人难也,又且害人者也,然则天下仇之必矣。夫罢士露国,而多与天下为仇,则明君不居也;素用强兵而弱之,则察相不事。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辞让而重赂至矣。故明君之攻战也,甲兵不出于军而敌国胜,冲橹不施而边城降,士民不知而王业至矣。彼明君之从事也,用财少,旷日远而为利长者。故曰:兵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
“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比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故锺鼓竽瑟之音不绝,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之,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夫善为王业者,在劳天下而自佚,乱天下而自安,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也。何以知企及?佚治在我,劳乱在天下,则王之道也。锐兵来则拒之,还至则趋之,使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矣,何以知其然矣?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卫鞅谋于秦王曰:‘夫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十二诸侯而朝天子,其与必众。故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请必北魏矣。’秦王许诺。卫鞅见魏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今大王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棰使也,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心,而从天下之志,则王业见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说于卫鞅之言也,故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从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处之。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之军。魏王大孔跣行按兵于国,而东次于齐,然后天下乃舍之。当是时,秦王垂拱受西河之外,而不以德魏王。故曰卫鞅之始与秦王计也,谋约不下席,言于尊俎之间谋成于堂上,而魏将以禽于齐矣;冲橹未施,而西河之外入于秦矣。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席上者也。”
翻译==============苏秦游说齐闵王说:“臣听说率先挑起战争的人必然后患无穷,而不顾招人忌恨,带头缔结盟约攻打他国的最终陷于孤立。如果后发制人就能有所凭借,顺应时势即可远离仇怨。因此圣贤做事,无不借势而为,顺天而动。借助形势,有利于展开步骤;倚重天时,则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不懂得借势顺天之理,能成就大事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
譬如说,即使有干将、莫邪一类的宝剑,如果不施以人力,则不能破损毫发;而再坚硬的箭矢,如果不能借助弓弩,也不能杀伤远处的敌人。箭并不是不锐利,剑并不是钝而无力,那是什么缘故呢?只是由于少了借力之物。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赵人袭卫,车不停歇,人不喘息,一下子包围了卫国都城,在刚平(卫地)筑土城加以控制。当时卫都八个城门皆被堵塞,两个城门被摧毁,亡国之祸迫在眉捷。卫国国君在形势紧急、间不容发的情况下,光着脚丫逃奔魏国求援。魏武候亲自披甲带剑,为卫国出头,向赵国挑战。邯郸大乱,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也不可收拾。卫国乘机重整旗鼓,北向攻赵,夺取了刚平,攻下了赵邑中牟的外城。
卫国并非比赵国强大,只是有了魏国的支持。假如把卫比作箭,魏就好比机弩弓弦,从而借助魏国而占有河东之地。这时赵国非常恐惧,楚国就救赵而讨伐魏国,双方在州西这个地方大打一仗,楚国穿越魏都大梁城门,驻军林中而饮马黄河。赵人得到楚国的援助,也去攻打魏国河北之地,纵火焚烧棘沟而夺取黄城。毁刚平、破中牟、陷黄城、焚棘沟,这并非是赵国、魏国的本意,然而当初他们都那么卖劲的大干,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卫国和赵国善于利用时机,明白攻占决胜,须依时借势。如今执国施政的却不是这样,自己军队弱小却喜欢挑斗强敌;国家疲惫偏要触犯众怒;败局一定却仍然一意孤行;没有相当实力,却不能屈志以居下位;自己地狭人少,却与大国抗衡为敌;事情失败却不改诈伪之心。犯下六种错误还妄图建立霸业,其实离霸业是越来越远了。
臣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应该顺应民心,切实估计自己的兵力,然后才能联结诸侯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缔约时不以自己为主承担怨怒,作战时不替他人去抵抗强敌。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兵力以控制全局,而且可以实现拓展疆土的愿望。以前,齐王联结韩、魏两国讨伐秦、楚作战并非特别卖力,分得土地又不比韩、魏多,可是天下惟独将战争归咎于齐,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率先倡导讨伐秦、楚,触犯众怒。再说那时天下正烽烟四起,齐燕争斗,又有赵国图谋中山,秦、楚与韩、魏不断交锋,而宋、越专事攻伐。这十个国家,勾心斗角,相互竞争,然而天下只埋怨齐国,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在缔约时齐国喜欢站在领袖的位置,两军相交时喜欢攻打强敌的缘故。
再说强国招致祸患,往往是因为一心想凌驾在诸侯之上;而弱国遭受灾殃,常常是由于一心想算计别人取得好处。所以,强国不免危殆,小国则不免覆灭。为大国所计,不如后发制人,坚决讨伐那些不讲道义的国家。后发制人能有所倚仗。盟国多而兵力强,从而形成以人多势强对付疲弊衰弱的利局,战争必能取得胜利。办事合乎公道,就能取得利益。强国依此而为,名号自然不争而得,霸业也能袖手而成。
至于小国最好的策略则莫过于谨慎从事,不轻信诸侯。小心谨慎,四邻之国就没有借口寻仇犯境;不轻信,就不会被诸侯出卖,成为利益的牺牲品。在外不被出卖,在内没有争斗,就可远离祸患,有利于国内实力的积储和增长。小国若能如此,那么不用祈祷就能享福,无须借贷自能富足。所以说,施行仁政可以称王,建树信义可以称霸,而穷兵黩武只会招致灭亡。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吴王夫差倚仗国大兵强,率领诸侯四方征战,攻击楚国,占据越国,并对诸侯们发号施令,俨然君临天下,最后却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为天下所耻笑。为什么得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在于夫差平时总是想成为天下之主,倚仗国力强盛率先挑起战争。以前莱、莒两国喜欢施用阴谋,而陈、蔡两国则专行诈术,结果,莒国因倚仗晋国而灭亡了,蔡国因依仗越国而灭亡了。这些都是在内使用诈术,在外轻信诸侯招来的横祸。由此看来,国家无论强弱大小,都有各自的祸患,前车之鉴,在历史上都有印证。
常言道:千里马一旦衰老,跑不过劣马;孟贲一旦力乏,打不过女子。劣马、女子的筋骨劲力,远远比不上千里马和勇士孟贲,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后发制人,我方就有所凭藉。如今,天下诸侯相互借重而相互牵制,并且对峙的时日还很长,如果哪个国家能够按兵不动,后发制人,同时善于转嫁仇怨,隐去用兵的真实意图,假正义之名以伐无道,那么兼并诸侯取得天下便能指日可待。掌握诸侯的国情,明了天下的地理形势,不结盟,不互相扣留人质,关系会更牢固;不急躁冒进,事情会进展的更为顺利。一起共事能坚守承诺,一起受害而不相互埋怨,彼此都强大了就越发亲近。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在于形势令他们忧患相同、利害一致。有什么事实可作佐证呢?早先,齐、燕两国在桓曲交战,燕兵败北,十万兵众匹马无归。胡人乘势袭击燕国楼烦等地,掳掠牛马。那胡人与齐国,非亲非故,又没有订立什么盟约,却竭力配合齐国,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忧患相同、利害相关呀!以此可见,联合形势相同的国家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后发制人可使诸侯归附并加以役使。
“所以英明的君主和有远见卓识的相国,假如致力于王霸之业,就不要把使用武力摆在首位。战争既耗损国力,又滋扰民生。国家的元气遭到损耗,便再也无力号令诸侯。战争对国家的损耗是显而易见的。士人听说将有战事,便捐献财产,以充军用,而商人就运送酒肉粮食以犒劳战士,长官让人拆下车辕当柴烧,杀牛设宴款待军兵。其实这些都是坑民害国的做法。国人祈祷,君王设祭,大城小县皆设神庙,凡有市场的城邑无不停业为战争服役,其实这是虚耗国家的做法。
决战之地,尸横满地,哀鸿遍野,人们扶着受伤的将士,表面看来将士立功,国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实际上,资财损耗之多,国人痛哭之惨,足以令国君忧心如焚。阵亡将士的家属为安葬父兄而倾尽家财,负伤将士也耗尽积储以求医问药,那些侥幸全身而回的军人,在家中大摆筵席以示庆贺,花费也不在少数。所以战争使人民耗费的钱帛,十年耕种所得的收获也难以抵偿。军队出战,矛戟弓弩,车马刀矢,损失大半,再加上被人盗窃藏匿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年耕种无法抵偿的。国家负担这两笔费用,已是力竭筋疲,哪里还能对诸侯施以号令呢?攻城拔地之时,百姓作为后方支援,替士兵缝补破烂的战衣,运输攻城的器械,头上顶着禾草,挖掘地道,为徭役所累。将军顾不上士兵劳累,日夜督战,数月能攻下城池就算很快了。将士疲弊,连下三城,相信再没有余力战胜敌人。
因此说,明君贤相图谋天下,并不把使用武力置诸首位。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过去,智伯攻灭范、中行氏,接着麾兵西向,围攻晋阳,吞并两国,又逼得赵襄子走投无路,兵威可谓盛极一时。然而后来智伯却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什么缘故呢?是由于智伯挑起祸端,灭亡之祸威胁到韩、魏二君的缘故。从前,中山国调动全国之兵,迎击燕、赵两国,败赵兵于南方的长子,破燕军于国境之内,并杀掉其领兵的大将。那中山只是个千乘小国,与两个万乘大强国同时为敌,连续取得两次决定性的大捷,成为用兵的典范。然而这样善战之国终不免灭亡,以致国君奔齐为臣,原因何在?是因为它不考虑战争的祸患,接连不断地发生战争。由此看来,战争的弊端在史书上是很多的。
“如今称得上善于用兵的人,屡战屡胜,攻则取,守则固,天下人给予高度颂扬,而举国上下莫不倚之若长城,其实这并非是国家的好事。臣听说战争取得大捷,士卒伤亡惨重,百姓因防务而疲惫不堪,城郭也会损毁得面目全非。兵死于战,民疲于内,城郭破败,国君是不会高兴的。以箭靶为喻,它并没有与人结怨,可是人人都会以强弓硬弩对待它,射中的就高兴,没有射中的则会满面羞惭,不论老少尊卑,皆以一射为快。原因何在?是人们厌恶让人看出自己不会射箭。现在有的国家屡战屡胜不可攻拔,这不仅仅是示人以难,同时还妨害到别国的利益,别国的敌视情绪也就更重了。像这样既劳累百姓、损耗国家,又成为众矢之的之事,圣明的国君是不会干的。
有远见卓识的明君贤相也不会妄动刀兵,以致于损兵折将,大伤元气。明君贤相,总是力求不施攻伐而臣服诸侯,以谦恭辞让获得更多的财货土地。因为明君之于战事,不动刀兵就能战胜敌国,不用武力就可掠夺到土地,别人尚未察觉而王业就可完成。明君之处事,不费财力,而以长期的策划取得永久的利益。所以可以这样说,后发制人可令诸侯归附并加以驱使。
据臣所知:‘战争之道不在军队的多少’,即使有百万敌军,也能败之于朝堂之上帷幄之中;即使遭遇阖闾、吴起那样的将帅,也能通过室内的策划擒获他;虽然有千丈的城池,也可以在酒席之间摧毁它;虽然有百尺高的战车,也可以在坐卧之时摧折它。所以,丝管之声在朝堂不绝于耳、和着优伶和侏儒欢笑歌舞之时,国土已经扩张,诸侯前来臣服。如此的君王,名号与天地相等不算高贵,政权控制海内也不算巨大。
因此,善于开创王业的君主,在于能使诸侯劳顿而自己闲逸,使天下混乱而本国安宁。安逸与大治在我方,而劳顿与混乱在它国,这就是王霸之道。积蓄国力以待来敌,以消兵祸,那么他的国家没有隔夜之忧。有什么事实作佐证呢?过去魏惠王拥有领土上千里,甲士三十六万,倚仗自己实力强大,攻取邯郸,西围定阳,又邀集十二家诸侯朝拜周天子,为图谋秦国作种种准备。秦孝公闻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食不甘味,动员全国,修缮战守的器具,境内严加防守,同时招募死士,任命将领,以待来敌。
卫鞅向秦孝公献计说:‘魏王有匡扶周室之功,号令得以施行天下,既能邀集十二家诸侯朝见天子,从者甚众。以区区一个秦国,恐怕还不能与之争锋竞胜,大王可否以臣为使去见魏王?臣有把握挫败魏国。’秦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卫鞅往见惠王,大加称颂:‘我听说大王劳苦功高而能号令天下。可如今大王率领的十二家诸侯,不是宋、卫,就是邹、鲁、陈、蔡,大王固然可以随意加以驱使,然而就凭这些力量还不足以称王天下。大王不如向北联结燕人,东伐齐国,赵国自会服从;再联合西方的秦国,南伐楚国,韩国自会望风而服。大王有讨伐齐、楚的心愿且行事合于道义,实现王业的日子便不远了。大王自可顺从天下之志,加天子衣冠,再图齐、楚。’惠王听了,十分高兴,便依天子体制,大建宫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对惠王的妄自尊大、越礼不轨,齐、楚两国君主大为激愤,而各路诸侯也都投到齐国伐楚的旗帜下面。齐人伐魏,杀掉了魏太子申,歼师十万。惠王震恐,急忙下令收兵,又向东臣服于齐。诸侯们这才停止武力制裁。在那个时候,秦孝公乘机取得魏国的河西地区,而且对惠王毫无感激之情。所以卫鞅当初与孝公商议对策的时候,谋约于座席之上,策划于酒席之间,定计于高堂之上,而魏国大将庞涓已为齐所擒,刀兵不动已收西河以外的地方。这就是臣所讲的‘败敌于厅堂之上,擒获敌将于帷幄之中,在酒宴上攻下敌城,在枕席上折断敌人兵车。’”
单仰萍,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王派花旦 (好像身高是168)
1962年6月29日,单仰萍生于新安江畔的浙江省建德县她从小就随父亲来到桐庐县,11岁进入桐庐县京剧艺训班,两年后考入桐庐越剧团
尽管自个喜爱民间歌戏,且天生丽质,但初入梨园,单仰萍并不一帆风顺跑龙套,拉大幕三五年;偏偏嗓子条件又不好,怎么合乐总是跑调,终于团里下了通牒,单仰萍面临抉择,是继续唱戏,还是弃艺改行
一次偶然机会,单仰萍看了越剧**<红楼梦>,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美仑美奂,深深感动了她单仰萍暗下决心,此生誓结越剧缘 抹去眼泪的单仰萍反过来又感动了桐庐越剧团团里让老琴师许梅棠先生给她吊嗓,功夫不负有心人,单仰萍的唱腔日见起色多年以来,她一直不曾忘怀,如果没有许梅棠的苦心浇灌,她在越剧苑里就只是一朵无根的浮萍,而不可能长成一枝越剧新秀!
1981年,桐庐越剧团巡回演出到东阳县,<萍娘>一剧演出在即,不料A角突然生病,B角另有安排,于是身为C角的单仰萍挺身救场,初挑大梁,一举成功。之后,<啼笑姻缘>、〈苏秦>、<双月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顺风顺水。
但让单仰萍一举成名的是<春江月>。1983年单仰萍担纲主演民间传统剧目<春江月>,饰演为救忠良之后,忍辱负重的绣花女柳明月。从〈春江月〉起,单仰萍开始尝到表演创作与自我塑造的愉悦;也是从〈春江月>单仰萍学习王(文娟)派艺术,开始走向自觉。尽管在小县城里,她只能听唱片,千般聆听,万般摹想,然而"柳明月"终于照亮了1984年上海大众剧场的盛夏之夜,也打动了台下看戏的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
三天之后,王文娟收下了自己最年青的徒弟单仰萍。那一年她22岁名师在前,毫无保留,单仰萍的表演艺术突飞猛进。
1984年,上海电视台邀请单仰萍参加首届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王文娟让单仰萍来沪,"葬花"一曲教从头。唱词发音形体表情,单仰萍学得一丝不苟;西洋参茶泡好,戏装托人赶制,亲往后台化妆,王文娟照顾得无微不至。单仰萍赢得满堂彩,荣获大奖赛二等奖。
1985年,中央新闻记录**制片厂要把<春江月>摄成彩色艺术片〈绣花女传奇〉。单仰萍将以剧中女主角的身份首次触电。原剧中因柳明月一角年龄跨度18年,她与另一位演员分饰前后两段,现在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影片要求她坚持到底。面对这个普普通通清清白白的绣花女,掂量自己的修养和戏路,单仰萍觉得难度不小,辗转难眠之夜,她翻身起床,拿起笔来。徒弟一封信,师父一片情。王文娟披风戴雪赴桐庐,不顾鞍马劳顿,连夜辅导单仰萍。影片拍摄成功,单仰萍心潮翻涌。
1986年,徐玉兰与王文娟创建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王文娟力邀爱徒加盟。单仰萍义无反顾,离开富春江,来到大上海。1987年入团之初,排演的第一个大戏便是〈红楼梦〉。到1999年大剧院新版〈红楼梦〉推出至今,单仰萍是15年如一日演黛玉,100多场演下来,"王派花旦"已然成为上海越剧院的"王牌花旦",并与徐派小生钱惠丽组成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
1995年2月18日,单仰萍在上海贵都大酒店举行婚礼,新郎周跃进是中国信托公司主管国际贸易的副总经理,司仪是金牌主持叶惠贤,大媒人兼证婚人是孙道临王文娟夫妇,气氛热烈,喜气洋洋,传为佳话。当年11月,小千金诞生。女儿对越剧天生敏感,咿呀学语之时,对越剧曲目,过耳即能哼唱,令人欣喜。
从艺30年来,单仰萍曾主演过<春江月>、<情洒罗山>、<红楼梦>、<西施归越>、<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碧玉簪>、<紫玉钗>、<曹植与甑洛>、<舞台姐妹>、<梅龙镇>等30出大戏,主演过<绣花女传奇>、<桐花泪>、<沈寿>、<秦怀烟云>、<真假附马>、<孟丽君>等越剧影视多部集。她屡获江浙沪和国家级大奖,多次出访日本泰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和港台地区。
单仰萍的表演善从人物性格出发,表演沉稳含蓄,质朴自然,一颦一笑,灵秀动人。20世纪90年代以前单仰萍塑造的角色多为悲苦哀怨、生死由天的命运化人物。90年代以来,以<西施归越>(西施)<孟丽君>(孟丽君)<舞台姐妹>(竺春花)<梅龙镇>(太后)诸剧为主线形成新一轮起承转合,绘就一系列性格化人物,丰富了越坛形象画廊,单仰萍一方面立足王派,博采众长,借鉴袁傅金戚等诸派名家,为我所用;一方面在表演特色上,文武兼备,刚柔相济,深入人物内心,拓宽了自己的戏路并逐渐确立起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正如著名编剧吴兆芬女士所言,单仰萍作为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红楼剧团的王派花旦,以其楚楚动人的扮相,芳馥典雅的气质以及委婉缠绵的唱腔,深受观众青睐。的确作为越迷心中王派最优秀的传人,单仰萍已经在海内外拥有无数的崇拜者,并且享有卓著的声誉。但是单仰萍素来言语低调,不事张扬,一面相夫教子,做好贤妻良母,一面在静静构思设计着在年近不惑的2002年,为观众献上一个全新的越剧形象。
"百川总是要归海的。我来上海是来对了。"单仰萍轻轻地说道。时在2001年岁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