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是什么心理学效应?

科学网 85 0

星座是什么心理学效应?,第1张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简介: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

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

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弗瑞尔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国际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顶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里的一项研究已经非常系统化地证明了,星座只是一种刻板印象,并不存在现实依据。

星座如此流行主要可能还是因为,我们在把彼此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某种社会认同。比如我就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然后把自己代入这个群体中,让我们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们一旦把人分为不同的群体,我们就有可能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从而造成“外群体同质效应”的出现,即认为类别之外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同于“我”与“我们”所处于的群体。因为人们一般都喜欢那些觉得与自己相似的人,不喜欢那些我们认为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所以这种分类最终会导致内部群体偏好。

就是人们觉的每个都像说他自己?

你说的没错,是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实验】它又叫福勒效应,因为它最早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结论】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不信,你来试一试。你,是否如下所说: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描述,都会觉得它非常适合自己:“对,对,我就是这样!”其实这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如果你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是”,那么恭喜你,你中圈套了。


标签: 自己的 的人 效应 人格 群体